张云洲同志系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2004年10月由部队转业至学校任教,2010年1月晋升为副教授。近年来,张云洲同志先后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4项、自然科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荣获辽宁省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竞赛优秀指导教师,东北大学青年岗位能手、优秀党员、优秀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以及信息学院优秀青年教师、学生科技活动突出贡献奖等荣誉,得到了学校师生的高度赞扬和好评。
爱岗敬业 教书育人取得丰硕成果
作为一名有着20年党龄的老党员,张云洲同志始终牢记党的原则和纲领,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他多次参加学院组织的共产党员“红色1+1”教育活动,作为主讲人为学生讲授大学生活规划和方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思路、有序地开展大学生活,带动了大批学生的健康成长。
张云洲同志认真研究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融入实践,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开展专业教学和毕业设计时,他注重带动学生进行知识综合、归纳和实践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多次被评为学校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张校华在进行毕业设计时,张老师根据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为他确定了题目。由于充分激发了个人兴趣,张校华夜以继日地投入研究,周末和假日都泡在实验室里开展实验和测试,最终以高质量的毕业答辩获得学校优秀学位论文;同时,结合毕设课题撰写了2篇学术论文,展现了新颖的视角和观点,现均已发表并进入国际著名的SCI检索,成为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并取得突出成果的典型事例。
他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研究,承担了多项教学改革项目,发表了8篇教学改革论文。他作为副主编出版的《C.#与.NET编程框架》和《智能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教材已被国内40余所高校所采用,参加了《人工智能》等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的申报工作。
精心指导 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张云洲同志致力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经常牺牲节假日和休息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调试。他积极探索本科生培养的有效模式,本着“项目为主、兼顾竞赛;长线培养、全面育才”的思想,率先在东北大学发起和创建了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现有50余名成员。在他和同事的积极探索与推动下,学校现已形成了学生团队式培养的良好机制。基于对本科生的深入了解,他提出了“个性发挥、阶段培养”的操作模式,指导本科生申报并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2篇、申报发明专利8项,两次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他作为负责人所创建的东北大学智能汽车大学生创新基地,已成为学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经历12年军旅生涯的他在工作中始终保持顽强的意志,所指导的学生也有着极强的拼搏精神。他所指导的学生有100多人次获得了国家级竞赛荣誉;4名学生获得了国内最高奖项——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每年全国仅100名),占全校的4/5。他指导的自动化专业学生侯俊仅用了5个月就走完了通常10个月的竞赛过程,分别获得了东北赛区冠军和全国总决赛季军,被竞赛组委会秘书长、清华大学卓晴教授誉为“简直不可能的奇迹!” 在这一届竞赛中,张老师指导的2支队伍分别夺得全国冠军和季军,超越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创造了该年度所有参赛院校的最佳成绩。
近年来,张云洲同志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60余项,其中国家级28项,《东北大学报》曾对该同志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
师德高尚 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张云洲同志对学生要求严格,同时真诚关爱学生的成长,积极引导学生走出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在他培养的学生中,有一大批成长为学生会主席、学生科协主席、辽宁省优秀大学生和年度人物。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白秋石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大二上学期,白秋石在实验室参观时认识了张老师,从此开始了科技创新的实践之路。在张云洲老师的指导下,白秋石从学习理论知识开始,逐步增强了编程、设计和分析能力,先后获得了数模竞赛全国一等奖和国际二等奖、智能汽车竞赛特等奖、创新项目国家级优秀等荣誉,并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成长的过程中,白秋石逐渐展现出优秀的组织能力,在张老师的指导下从预备队员成长为正式队员、创新队伍负责人,后来被选为东北大学大学生科技协会首届主席,成为大学生创新活动的佼佼者。
张云洲同志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所指导的学生赵青茜、袁泉、谢志勇等分别进入卡耐基梅隆大学、杜克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学府深造。在他的影响和引导下,这些学生积极反馈国内外的有益经验,进一步带动了学生培养工作。他每年都被评为学生科技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在学生群体中有着良好的口碑和反响。每逢教师节,张老师总能收到学生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发来的祝福,每一封都饱含着深情厚谊。
业绩突出 得到校内师生的高度赞扬与好评
张云洲同志兢兢业业、踏实肯干,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发表SCI和EI检索的学术论文3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4项。他所培养的研究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多名硕士生获得省级和校级优秀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导师,他从不计较学生的出身,而注意挖掘其潜力和特长,鼓励学生踏踏实实地学习和工作。硕士毕业后进入华为公司工作的韩泉城来自于一所不知名的本科院校,在张老师的指导下以智能机器人为主题开展研究。课题组的良好条件、对机器人的痴迷,使韩泉城全心投入研究工作,迅速成长为项目研究小组长。在两年的研究生期间,韩泉城构建了先进的侦察机器人系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申报了发明专利4项,获得了挑战杯竞赛国家级奖项,并在竞赛现场接受了《中国青年报》采访和专题报导。
在辽宁省教育厅主办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训班上,张云洲同志应邀开展了4次专题讲座,与省内各高校400名教师分享了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受到了与会教师的高度评价。
作为一名基层教师,张云洲同志始终牢记“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勉励自己以老一辈教育工作者为榜样,在平凡的岗位上积极工作和教书育人。我们相信,未来他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更加努力地开展工作,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