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东北大学工业工程与物流优化研究所所长、博士导师的唐立新,是东北大学制造系统与物流优化辽宁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北大学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首席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
1984年,唐立新考入了东北工学院自动控制系工业自动化专业。1988年3月,唐立新在自动控制和钢铁生产管理专家杨自厚教授的指导与带领下,参与了“钢铁生产实际作业管理”项目研究,这项研究使他从此与热火朝天的钢铁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书本上的知识与生产一线现场是有差距的”,唐立新十分看重从实践中得到的知识积累。攀钢的调研经历让年轻的他切身感受到了我国钢铁企业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对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优化技术、信息技术的迫切需要,使他萌生了在中国钢铁业的作业管理现代化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渴望。十几年来,唐立新坚持不懈的从事钢铁工业作业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研究。
唐立新说“管理科学是一项与生产实际紧密相关的学科,需要通过大量的调研去发现实际问题,然后升华为学术问题。”1991年,唐立新硕士毕业留校任教,首先迎接他的是到抚顺钢厂挂职锻炼半年,在生产一线“三班倒”和钢水做伴的半年里,不但让他对钢铁连铸生产调度、炼钢工艺有了深入了解,还让他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问题,并于九年以后,依据当时学到的工艺知识和发现的调度问题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于EJOR上。
跬步千里 专注学术研究
唐立新常说自己做学问就好比啃骨头,是长期盯着一块难啃的骨头,从不同的侧面、多个方向反复啃,从而不断做出新的东西来。从1988年搞本科毕业设计起,在导师杨自厚教授的指导下,唐立新开始接触到钢铁工业的生产计划和调度问题。此后的21年时间里,唐立新从未转变过自己的研究方向,在这一领域内不断深入钻研,从理论、技术和应用三个层面,研究了一系列关键问题。唐立新针对从流程工业实际作业管理中提炼出的计划、调度与物流管理方面的关键理论问题,进行了十余年系统深入持久的基础研究,并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长期深入生产一线,以钢铁生产为背景,提出融合最优化建模和智能优化的方法来解决流程工业生产计划、调度和物流运作管理问题。
勇于担当 投身学科建设
唐立新具有全局观念,勇于为集体承担各项工作。2002年,唐立新在系统工程学科申报辽宁省学科答辩过程中,他负责整个材料的设计、撰写和答辩工作,该学科获得辽宁省重点学科。2004年,唐立新作为执笔人,负责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教育部“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申请的撰写工作,申请书一次性获得教育部通过。2006年,唐立新作为执笔人,负责东北大学自动化学科“211工程”规划的撰写工作。2007年,唐立新作为系统工程学科申报国家重点学科的执笔人,负责申报组织和材料的撰写工作,使该学科申报国家重点学科获得成功,为控制科学与工程获得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作出了贡献。2008年,唐立新作为执笔人,负责东北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申请书的撰写工作。除此之外,唐立新还参与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报和建设工作。
言传身教 培养创新人才
唐立新通过教学科研的不断探索和创新,研究出一套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依靠工业现场培育人才。他对年轻教师和学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进行统一规划,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合理设计研究方向,使年轻人在研究过程中少走弯路。依靠实际生产项目,培养学生深入理解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方法,培养其建模的能力,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生产实践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形成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真正让学生把所学到的东西学以致用。
唐立新言传身教,以十足的热情开展研究工作,这深深感染了他的学生。在他培养下,他的学生取得了丰硕成果,毕业后服务于多个国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