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下过乡,当过工人,却始终不放弃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他怀着对知识和技能的无限渴求,用两年多一点的时间读完了大学四年的全部课程;他率先在国际上提出了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理论,被誉为“来自中国的控制领域第一人”;他始终瞄准国民经济重大需求,为我国流程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师德典范的全部内涵……他——就是东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
攻坚克难,在科学高峰上执着攀登
多年来,柴天佑不畏艰难,瞄准国际前沿,紧密围绕国家目标和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大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创造了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公司选矿厂的矿石品位低、成分波动大、工况变化频繁,产品质量差、消耗高、生产效率低。柴天佑临危受命,带领科研人员为酒钢选矿厂进行自动化工程改造。他带领着课题组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凭借着扎实的技术本领、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经过几年的反复研究,反复试验,反复调试,研制了由选矿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生产过程管理系统和综合生产指标优化控制系统组成的全流程综合自动化系统,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的控制、优化、计划与调度以及生产过程管理的无缝集成,为国家创造了上亿元的经济效益。
追求卓越,将“中国制造”推向最优化的快车道
柴天佑院士说,“搞科研就有失败的可能,只要不气馁,局部上失败了吸取经验继续干,总能成功。”就是凭借着这样一份敢为天下先的豪情,凭借着一颗颗作为科研工作者对国家发展的责任心,柴天佑院士率领他的团队,在混合智能优化控制技术及应用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创新性的成果,使中国的工业自动控制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柴天佑的杰出成就,受到国际著名专家的高度评价。“您是第一位在系统、机器人和自动化方面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的中国学者……,您的研究课题充分证明您取得了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2005 IEEE/RS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obotics and Systems大会总主席、大会顾问委员会主席以及IEEE机器人和自动化学会主席这样评价。
因材施教,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柴天佑始终在思考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为中国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对于每一个进入到实验室的研究生,柴天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谈心,看似随意的闲聊,他却能精准地抓住学生的专业兴趣点和特长,指导学生确定最能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的研究方向。柴天佑经常这样教育自己的学生,“要在工程科学技术领域有所作为、取得重大成果,必须培养以工程为背景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学风,勇于实践自觉提高自身知识生产力和以工程实际为背景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是柴天佑院士时刻提醒学生的话,成为每一位在实验室学习过的学生的座右铭。
学高为师,践行身正为范的人生追求
认识柴天佑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他不仅思路清晰,视野广阔,而且看问题的观点和视角都超乎常人,几乎没有人能跟上他的思路。他办公室书架上的书占据了整个一面墙壁,他经常告诫自己的学生,要多学习,多读书,不仅要学习本专业、本领域内的知识,更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要广泛涉猎各领域的知识,触类旁通,你就会从中获得很多启发。
他社会兼职很多,社会工作和社会活动频繁,在他的日历里,从来没有节假日和休息日,出差更是家常便饭。然而,他对科研和教学工作却一刻也没有放松。他的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每次出差回来,他都要拖着行李箱到实验室,安排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听取学生的科研进展汇报,与实验室师生一起探讨学术问题,从不知疲倦。
柴天佑院士是东北大学自动化学科发展的核心,也是国际自动控制领域的一面旗帜,他用执着的科学追求和创造性的科研成就践行科技工作者的誓言;他是德高望重的谦卑长者,更是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学名师,他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甘为人梯的崇高品德诠释着师德的全部内涵……